心目中大人的格調
到了這個年紀,突然的,喜歡上了youtube上的某支影片──
『呱吉 – 孤獨的美食廢人』
直至今日,敲打鍵盤到yt上也仍然會有一堆搜尋結果。
風格既簡單又清晰,往往都是簡單的標題,從來都不拖泥帶水,不會在影片標題過多的解釋些什麼,用最吸引人的方式帶領著一種神祕氣息:『如果你有興趣就來看看吧,沒有興趣就繼續走你的路』。
十四歲的時候我忽略了,因為那對於當時的現況沒有任何幫助,更直白點來說就是一點都沒有興趣。然而即將邁入人生第一個小旗幟的年紀,某日,隨意用著滑鼠滾輪,竟然在推薦影片中出現了這個系列。
我確確實實的,被吸引了。
看完了全部之後,我被這股神祕氣息震懾到了。
『果然,這就是大人的格調』
我暗自想著。
其實"大人"從來都沒有什麼界線,只不過最感受深刻的體驗,大概就是熙攘大街上那些派發著磅數低的紙質、努力彎腰說著:「請參考看看喔」的那些工讀生吧。
如果你走過去,他沒有發給你。除了第一點讓人覺得不自在之外,也會使人心情低落。
這時候我都會在心裡暗自下定論:「大概是我長得太年輕了吧。」
到了稍大一點後也會有被招攬進店裡、被呼喚著小姊、被稱作大姊姊的時刻存在,這時候好像稍微有點長大的意味… 但很多時候都被那些發DM的同輩給忽視。
至今我都把那些人當作是:孩子。
彼此身為同輩,你卻把這麼好的機會給放棄了?其實你只要一伸手,我就會知道你很辛苦、你需要早點把這些宣傳單發完而取過,但是你放棄了這麼好的機會能提早回家休息。
其實不要覺得尊重同輩很困難,假設說今天是學生的放假日,你卻硬是要發給大人,肯尊重同輩的人可能三點可以下班,你卻發到了晚上八點。
當然我也曉得有些傳單就算給學生也沒有用,但世界上不是只有大人有消費能力,現在也有越來愈多專做給學生的遊樂設施甚至攜帶學生證買一送一等等的宣傳手法。
反而是不尊重同輩甚至比自己低輩分的人,才讓人更覺得,孩子氣。
說起來。
我心目中大人的格調,大概從吃甜品開始畢業了吧,逐漸變得喜歡味道濃郁的葡萄酒,開始搭配起充滿在口腔中的重口味食物,當然你也可以說是下酒菜,但我更喜歡稱呼那些叫做:品嚐。
下班後的日常,或許是關閉所有通訊軟體,按下音樂的撥放鍵,聽著悠揚又踩著相同步調的拍子,不會有過多的起伏,但平平凡凡的散發出來"神秘的氣息"。
不只是在高格調的店裡才會撥放那樣的輕音樂,自己在房間裏頭,其實就可以感受優閒的氛圍。
希望這麼想的我,已經從孩子氣畢業了。
但想當然、不可能。
人類不可能一輩子都是嚴肅又瀟灑的模樣,偶爾也想要鬧脾氣、也想要任性。
而我最大的任性大概就是… 聽著這般悠揚的樂色,在寧靜的下午一邊配著奶茶一邊繕打著文章,把我心裡頭想要抱怨的所有"任性"告訴給我的讀者。
啊,這麼說來,心目中大人的格調,其實也只是自己心裡頭的"任性"。
最後,任性的分享給所有人一首,適合喝下午茶看書的音樂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c4sWMIOo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