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的時候

 

通常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很習慣耳邊伴著一些聲音。

 

有時候是別人的實況、有時候是跟著音樂一起唱歌。

 

但唯有看書的時候,我特別挑剔。

 

  我看書的時候不喜歡被打擾,所以先決條件就是要關門,除非是家人都不在的情況下我才會開著門通風,不然一直被東喚西喚,任誰都會不開心吧。

 

  再者就是開窗,我喜歡在窗明几淨的晴天看書,有時候微風掃過還能夠聽到樹葉交互碰觸的沙沙聲,偶爾可以聽到公園有小孩子們嘻笑玩鬧、公車和機車時不時呼嘯而過的聲音。

 

  如果可以我會挑陽光打進來的時刻在書桌前看書,不需要開檯燈,用最自然的光線勾勒出墨水印裏頭想傳達出來的細緻情緒。

 

  看小說、看文章,都很需要細膩的心思和空無的煩惱,如果心裏頭都是纏在一起的毛線球,有時候很容易忽略掉作家想要表達的意境。就算是以白話文描述場景也必須在腦海中一點一滴慢慢建構出來。

 

  我很喜歡圖書館,一個月裡頭可能會光顧個兩三回,以學生身分的我來說已經算是難能可貴的了。四周的假日之中我會挑個一兩天去借書,有時候課業不忙會一次性借五六本,但忙的時候可能連一本都不借,就坐在位置上靜靜的把書給看完。

 

  其實圖書館對於我來說就等同於孩子心中的遊樂園,我可以在那裏待一下午,如果開到晚上我甚至想直接在那裏留到很晚,我的家人和男友都知道我特別喜歡圖書館,所以當我挑出一本書來看的時候他們也會自己去找有興趣的書來看。

 

我最喜歡這種,互不打擾,尊重彼此,細心體會其中曼妙的悠閒。

 

  和不同類型的朋友出去時,如果是急躁類型的,我就不會帶他去那種地方。但要是和我心靈相通的友人,我通常都會和他走一遭圖書館,因為那是我心目中最喜歡的地方。

 

  不會像是書店封膜賣錢,可以隨意翻看,要是喜歡還可以借走一個月回家慢慢看,但是也要記得還就是了。

 

  我看書的時候身邊其實也是可以有人在,但是那個人不能發出聲響影響我,否則我就會無心專注在書上,反而放下書玩手機或是玩電腦,因為那個當下「並不適合閱讀」。

 

我的個性通常都不是會去和對方爭吵,每次幾乎都是我退讓。

 

因為爭找沒有必要,你有你想要的生活、他也有他想要的生活,所以寧願多尊重別人一點也不要和別人起無謂的衝突。

 

  因人而異,這點純屬只是我的個人習慣罷了。

 

  閱讀一本書的時候我也不會去搶快,看書其實不是看得越快就代表你閱讀能力越好,最重要、最實在的是得把「文字看進心裡」。很多人都只是把墨水瀏覽過後就以為自己已知用火,但回答別人的提問時卻又嗑嗑巴巴,這就代表他沒有在用心看這本書,花費的時間也不過是浪費而已。

 

  我看書從不搶快,就為了仔細去品嘗作家想贈與我這本書的意義,嗅著書本的味道,把文字烙印在腦海之中,將所有字裡行間的故事都化作一部生動的影片,學習別人如何解決問題、思考別人為何這般思考。

 

  我很愛看書,尤其是在太陽和煦的下午,配著一杯不濃不淡的奶茶,傾聽著春風輕輕說著。

 

「今天天氣真好」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Ra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