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討厭既定的正確
這句話在理科生的耳裡聽起來應該相當刺耳,但我不得不說,身為(假)文科仔的我真的很不喜歡"正確答案"這句話。
數學正因為數字的變換才會讓題型脈絡大大躍升難度,我才升國中就放棄了這條不歸路,本人由衷感謝一路走來,我的貴人──「數學老師」,沒有一個人把我真正當掉過,我愛您們,數學老師。
數學對面就是國文,說到國文我真的是來氣,每當我看見出版社的考卷中,總有那麼一題是拿別人的散文打亂順序再要求我們排整齊,相信許多人都曾遇過這種爛題目吧。
說真的,就別說考試的學生了,光是寫散文的作者,你再讓他自己重複去編排自己曾經寫過的文字順序,他說不定都一個頭兩個大。現今散文與新詩不再講就樂府與詩詞的押韻疊唱,光是抽換詞面就可以把一堆文科生考倒了,讓學生去猜測詩人的心,這出版社存心找碴?
再來令人更火大的就是以片句猜測作者心思,往往我都會想在單選題填寫複選題。
不是,女人心海底撈… 海底針!就已經夠難撈了,幹蛤又讓我們去做讀心術啊。
那我為什麼不把韋特塔羅牌帶去學校算啊,恩恩,這個作者的心情… (抽牌)哎呀!是愚人!看來很開心喔。 ──不應該是這樣吧!!!
作者想表達的心境,那也只是表達給別人看,他當初所想的可能是:「讓讀者有多重想法得以創造想像力」,但單選題卻限制了答案的準確性,僅僅是表面冠上他人的解讀、硬是要求學生把想像力化為單一模式來操縱,這還能讓人不生氣嗎?!
世界難道真的非黑即白?肯定不是這麼一回事,黑與白交疊的中間正存在著他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灰色地帶。
在錯誤與正確的中間一定存在著不明確的混濁地帶,一昧的堅持己見不去思考他人構想的過程,打壓、排擠、拒絕,除了夜郎自大之外我想不到別的形容詞可以完美詮釋這樣的人。
在這個世界上不會有最失敗的人、更不會有絕對正確的人存在。
「世界很現實,不會因為你是誰而怎麼樣。是因為你做了什麼,才顯得不一樣。」
我做事情的時候一定會有兩個答案、三個答案、甚至更多…!但肯定不會只給自己留一條路,因為那是面臨死亡最快的道路。
狡兔三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世界不是用齒輪在運作的,時光荏苒,一分一秒快速運轉著。與其浪費光陰還不如多給自己充實點智慧,免得說出無知的話讓別人覺得你既沒涵養也不值得深交。
我很支持多元化與開創性的作法,團隊合作是為了讓他人知悉原來別人能有這麼好的想法,若想法一再被限制住、框架罩住,一輩子也只會幹同一件事,不可能會挖掘創新。
無論你是誰,你幾歲,看到我的文章的當下,請你記得:
『要是你正陷入迂迴當中,被他人譴責,正因為你的做法與長輩相左、和同儕朋友相形見絀,在社會當中格格不入遭受到他人異樣的眼光』
無論怎樣,當你自己三思過後,主觀客觀全部交融在一起好好想過三遍,你還是發現,你根本沒錯。
那你就是沒錯
不要因為他人的眼光和偏見而心生怨懟,你根本不需要檢討,也不需要改變。
畢竟,無論你怎麼改變,你永遠都不會成為『別人』。
你這輩子就算再怎麼崇拜一個人,你除了望塵莫及、並駕齊驅、後來居上之外,你就算到下輩子還是下下輩子,都絕對不可能『成為別人』。
所以,請你活出自己的光彩吧。
把他人的過往當作是一篇精彩的故事,
尋找一件終生熱愛的事件,
拚盡畢生全力去追求吧。
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我,歡迎分享,推文按讚
近期疫情嚴重,注意勤洗手戴口罩,不接觸公共設施,晚上蓋好棉被睡個好覺
薄荷夏 祝好。